
老汪先將麥草背到扎草方格子的地方。
6月17日,是第19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汪建雄和汪建武兄弟兩和平常一樣,一大早就背上干糧出門了,他們要到距家20多公里的靈武市大柳卯子沙窩扎草方格子。
50歲的汪建雄家在靈武市郝家橋鎮(zhèn)狼皮子梁團(tuán)結(jié)村,村里很多農(nóng)民靠給農(nóng)場扎草方格子打工掙錢。在當(dāng)?shù)?,扎草方格子是最好的防沙治沙方式。首先將麥草同一方向鋪到沙子上,然后用鐵鍬將麥草扎入沙中。從上午8點半開始,汪建雄兩兄弟要不斷將一捆捆麥草先背到扎草方格的地方,然后再開始往沙子了扎?!耙焕湶萦辛呤铮钸h(yuǎn)得背300多米。”我們都知道,在沙漠里行走,即使不帶任何東西,也非常費勁,可想而知,扎草方格子的工人背上六七十斤的東西,在沙漠里行走是多么的不容易。
汪建雄告訴記者,每扎一個草方格他能掙兩角錢,一天下來兄弟倆合作能掙400元。農(nóng)忙時在家務(wù)農(nóng),農(nóng)閑時,就來扎草方格子?!拔乙呀?jīng)在這里干了第五個年頭兒,這個工作是很辛苦,但比出去打工掙的錢可多?!蓖艚ㄐ壅f他只有一個兒子,兒媳也娶了,還有一個一歲半的小孫子,“等娃娃再大點兒,我肯定會帶他到這里來玩,讓他看看我們治理的沙漠。”說起小孫子,汪建雄眼中流露出了無限的溫情和自豪,“干這個活,不但能改善我們生活條件,也是一件造福后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