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官”為何頻出“大問題”
5月30日,某雜志社兩名記者赴陜西省潼關縣采訪時,該縣國土局局長趙永峰對這兩名記者破口大罵,并率10余人對其圍毆。7月3日,據(jù)媒體證實,該縣國土局局長已換人,被爆“組織毆打記者”的趙永峰已不再擔任該職。
該縣紀委官員稱,目前此事仍在調查中,具體情況不便透露。針對此事,潼關縣成立了聯(lián)合調查組,對相關人員展開調查。調查組由該縣紀委牽頭,組織部門、宣傳部門、公安機關等多部門參與。
7月1日,實名認證為“陜西省潼關縣國土局局長”的微博賬號“趙永峰”發(fā)布消息稱:“為了不影響潼關縣國土局的正常工作,我已獲準不再擔任局長一職?!睋?jù)潼關縣國土局工作人員介紹,新任局長是他們的上級單位——渭南市國土局副局長,但不清楚其是正式接任局長職務,還是暫時代理。該工作人員稱,不知道趙永峰具體去向。7月3日,實名微博賬號“趙永峰”再次發(fā)布消息稱,剩下的事情將交由行政、司法部門調查處理。
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對此次事件本身及其背景的爭議仍未形成統(tǒng)一結論。對于趙永峰當天與記者發(fā)生沖突的原因,一位當?shù)孛襟w人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這兩名記者得知趙永峰被反映乘坐豪華車、是一座金礦的幕后老板、在多地擁有多套房產、安排親友‘吃空餉’等情況后,前來求證?!?/p>
此外,也有消息稱,兩名記者是因有人舉報渭南市潼關縣轄區(qū)一座金礦半年內連續(xù)發(fā)生3起傷亡事故,前往當?shù)卣{查。記者注意到,在此事發(fā)生之后一個月內,曾有媒體針對知情人爆料的趙永峰親屬“吃空餉”一事展開調查。
7月4日,中國青年報記者致電潼關縣國土局了解上述“吃空餉”等問題,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提問均表示“不知情”。
雖然雙方產生沖突的深層原因至今仍未有定論,但值得思考的是:作為一名基層公職人員,5月30日趙永峰的舉動究竟何來的“底氣”?
“職位高的官員,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受到的制衡、監(jiān)督和關注也大得多。反而是一些職位偏低的基層干部,因為缺乏外界關注、監(jiān)督,在權力運行中有很多空子可鉆。正因如此,一些基層干部養(yǎng)成了飛揚跋扈的作風?!眹倚姓W院法學教研部副主任楊小軍說。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地區(qū)都有“小官”出現(xiàn)“大問題”的現(xiàn)象。此前曾有媒體曝光,山西蒲縣郝鵬俊先后任蒲縣煤管局、地礦局、安監(jiān)局、煤炭局等部門的領導職務,在此期間非法斂財1.2億元、38套房產(合同價款1.69億元),數(shù)額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連云港市司法局律師管理處原處長許清賢落馬前,幾乎掌握著當?shù)芈蓭煹摹吧馈?,曾放豪言稱“當處長比當局長實惠”。
中華全國供銷總社預算處原處長劉林祥,因挪用3.96億元公款被終審判處10年有期徒刑。案發(fā)前,他負責管理財務部的預算處、財務處和結算中心的全面工作。2001年12月至2004年7月間,他采取不記賬和偽造銀行對賬單、資金報表等手段,先后挪用公款數(shù)億元。
有人認為,此類小官的“底氣”大都來自兩點:手握實權或身處“一把手”崗位。對此觀點,楊小軍表示贊同?!耙驗槁毼惠^低,一些干部容易被媒體公眾忽視,常常會‘從籠子里溜出來’,成為漏網(wǎng)之魚。如果掌握資源分配、人事調動等重要權力,‘小官’就容易養(yǎng)出‘大毛病’。”他說。
日前,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強調,反腐敗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這次會議上的工作報告提出:針對腐敗“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反映黨員干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誡勉、函詢、教育,防止小錯釀成大錯”。
“一些‘小官’在違法違紀過程中表現(xiàn)得無所懼怕、毫無遮掩,這值得反思?!睏钚≤姳硎荆啊」佟摹讱狻?,源自其手中權力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jiān)督。只有布下嚴密的防控網(wǎng)絡,讓所有權力都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制約和監(jiān)督,才能防止‘小官’被養(yǎng)出‘大毛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