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三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8月舉行的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中國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協(xié)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態(tài)度積極,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一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逐步落地。
針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以來的進展和面臨的挑戰(zhàn),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鄭永年進行了專訪。鄭永年表示,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應堅持現實主義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地緣政治因素對項目的影響,可將項目化大為小、化整為零,更具靈活性;同時,他建議,“一帶一路”倡議應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在項目開始前后大量研究,爭取提高效率達到效果。
“一帶一路”倡議正在逐步落地
《21世紀》:在不久前舉行的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有哪些提法值得關注?
鄭永年:“一帶一路”倡議從概念的提出到政策的確立用了較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領導人、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也一直在變化,這次的會議實際上也是一個深化:我們究竟如何來定義“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經濟的關系如何,與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關系如何。
在這次“一帶一路”倡議座談會上,習近平更強調了中國要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來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這是一個新的認識高度。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實際上是世界經濟失衡的產物。中國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發(fā)展沿岸沿途的經濟、開拓新的市場,從而推進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耙粠б宦贰背h沿岸沿途大部分是發(fā)展中國家,其中一些國家還是很窮的,迫切需要發(fā)展基礎設施建設,而中國有資本、有產能和技術,可以幫助它們實現。所以“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一直強調的共同發(fā)展的道路,是包容性發(fā)展。
“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階段已經過去了,我們正在逐步落地,實現從政策到現實的轉變。
《21世紀》:國家發(fā)改委網站日前公布了《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guī)劃綱要》,標志著“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第一個多邊合作規(guī)劃綱要正式啟動實施。對此你如何看待?
鄭永年:我認為中蒙俄經濟走廊非常重要,現在蒙古的經濟不景氣,俄羅斯也一樣迫切需要發(fā)展經濟。中蒙俄三個國家經濟具有互補性,蒙古、俄羅斯有豐富的資源、能源,而中國在生產日用消費品等方面是世界領先的,所以這個項目從經濟上來說非常有必要。其重要性還在于它是在中國的北邊,以前我們說“一帶”只是中亞、中東到歐洲,如今“一帶一路”倡議的概念拓展了。但是,從長期來看,也要注意地緣政治的影響,需要進行現實主義的評估。
現階段重點是基礎設施建設
《21世紀》: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鄭永年: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要堅持現實主義,項目可以化大為小、化整為零。大項目能做到就去做,沒有的話中等項目甚至小項目都可以做,可以靈活一點。
另外,在宣傳方面我們要繼續(xù)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并不是另起爐灶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而是對現有的世界秩序、區(qū)域秩序的一個補充,互補性強于競爭性。
《21世紀》:中國資本借助“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參與基礎設施建設似乎成了重點,還有哪些領域可介入?
鄭永年:“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開放的概念,有很大的伸縮性,它的組織形式有雙邊的、多邊的,在項目和內容方面也應當是開放的。傳統(tǒng)的絲綢之路就是進行貿易,今天的“一帶一路”倡議除了基礎設施之外,也還要重視貿易領域的拓展,尤其現在產品、服務、跨境電商等貿易內容非常豐富,都可以做。將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貿易等一步一步做下去的話,以后“一帶一路”倡議甚至也可能做到像歐盟那樣的經濟整合。所以“一帶一路”倡議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重點,現在這個階段的重點可能是基礎設施建設,下一個階段可能是別的。
可三年一小評五年一大評
《21世紀》:“一帶一路”倡議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面臨怎樣的困難和挑戰(zhàn)?
鄭永年:“一帶一路”倡議面臨的地緣政治方面的問題和挑戰(zhàn)難以避免。我們需要大量投入去進行“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每一個項目最好研究透了之后再去操作。計劃最好做得更周密一些?!耙粠б宦贰背h也應當有一個評估機制,比如三年一小評,五年一大評。
另外,要對當地的社會力量、政治力量了解清楚,對政治經濟風險、社會風險有清醒的認識和心理準備?!耙粠б宦贰背h沿線很多都是發(fā)展中國家,法制建設比較薄弱,應當做好風險防范。
《21世紀》:如今極端勢力猖獗,在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時如何保護中國企業(yè)在海外的安全和利益?
鄭永年:中國應該用區(qū)域組織規(guī)則、貿易規(guī)則或全局性的規(guī)則來解決問題。西方建立了一套國際經濟體系的制度規(guī)則,我們可以繼承下來。中國如今是聯(lián)合國安理會、WTO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中國可以根據需要倡議提出新的規(guī)則,以保護中國和其他各國的利益。另外,中國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制定具體的操作方案,比如建立與巴基斯坦等國的雙邊規(guī)則。
目前這樣的區(qū)域規(guī)則還遠遠不夠,一些組織的功能需要擴大,一些空白的領域要盡快建立起來。比如,在中亞,以前上合組織主要是反恐合作,可以再擴大它的功能,進一步提升到經濟、戰(zhàn)略層面,也可以與相關國家建立一些經貿合作組織,一些“一帶一路”倡議的聯(lián)盟。另外,我們與各國民間商會的交流非常重要,一些商會相對于政府更加穩(wěn)定,要多跟當地社會組織打交道。
(責任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