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偷自偷手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免费国产午夜视频,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s id="4u6jw"></s>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決策 >> 正文
      戈壁荒原闖出綠色發(fā)展路 ——兵團匯聚高質量發(fā)展澎湃動力
      2023-07-06 07:24:12 來源:兵團日報

      在原始胡楊林上方,北新路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人員進行特大橋架設作業(yè)(資料圖片)。正在建設中的圖木舒克—昆玉公路需穿過約3公里長的原始胡楊林,為保護胡楊林和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兵團專門投資1.3億元修建這座特大橋。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清 攝

      環(huán)境優(yōu)美、綠意盎然的鐵門關市將軍河景觀帶一隅(資料圖片)。近年,二師鐵門關市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下足“繡花功”打造軍墾生態(tài)城,不斷提升城市綠化質量,為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注入“綠動力”。 李嘉成 攝

      一師九團十三連的香梨喜獲豐收,果農們正忙著采摘香梨(資料圖片)。 李向文 攝

      十四師昆玉市生態(tài)綠化縮影(資料圖片)。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洋 攝

      ●李慧 尚杰 趙明昊 王藝釗

      盛夏時節(jié),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兵團團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A設施四通八達、大型農業(yè)收割機搶收小麥、南疆果園里果實累累,今天的兵團處處昂揚著高質量發(fā)展的勃勃生機。

      “誰言大漠不荒涼,地窩房,沒門窗;一日三餐,玉米間高粱;一陣號聲天未曉,尋火種,去燒荒……”這首描寫兵團軍墾戰(zhàn)士拓荒場景的詩,把思緒帶回那個激情似火的年代。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從祖國各地趕赴新疆,在人跡罕至的荒漠戈壁上建設綠洲家園。

      如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一座座現代化新城綠意盎然,創(chuàng)造了“塞外勝江南”的人間奇跡。在新征程上,兵團各師市始終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加快建設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調統(tǒng)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兵團,在以綠色為底色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上奮勇前行。

      打通基礎設施瓶頸

      從三師圖木舒克市向南行進,前往十四師昆玉市,需沿著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走上600多公里??v貫沙漠的圖昆公路建成后,這段路程可縮短至276公里,南疆兵團各師市間的交通將更為便捷。

      翻越連綿沙丘,十四師承建路段入口處,腳下寬闊平坦的公路仿佛一條長飄帶直抵天邊。夕陽余暉中,幾名施工隊員正在為公路通車做著細致檢查。

      “圖昆公路是新疆第四條,也是兵團第一條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公路,是兵團‘十四五’交通運輸規(guī)劃中重要的墾區(qū)干線通道。今年10月通車后,可極大縮短三師和十四師間的距離,方便交通物流。沿途遍布沙漠景觀,可極大地帶動生態(tài)旅游業(yè)。未來,師市將開發(fā)沙漠營地、沙漠越野等特種旅游項目服務文旅融合發(fā)展。”十四師交通局副局長劉志強介紹道。

      路修好了,人氣自然也就旺了。十四師昆玉市得名自《山海經》中的“昆岡出美玉”,昆侖山是它最亮眼的名片。鮮為人知的是,昆侖山的群山之間,還環(huán)繞著一個國家4A級景區(qū)——位于一牧場的昆侖山大峽谷景區(qū)。

      越野車沿盤山公路疾馳,一側是懸崖峭壁,另一側是起伏的高山草場。在雪山腳下的一排木屋旁,一牧場一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汪固良正在向當地牧家樂老板詢問游客接待能力等問題。

      “這里介于塔里木盆地和昆侖山之間,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依托完整的昆侖山垂直自然景觀帶,游客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欣賞到大漠孤煙的荒涼和‘萬山之祖’的瑰麗?!蓖艄塘妓懔艘还P賬,“每年5月底到10月初是旅游旺季,一天能來1000多人次。連隊職工在景區(qū)提供燒烤、騎馬等休閑服務,每戶能增收3萬元。現在游客80%來自和田地區(qū),未來,隨著公路、直升機場和農家樂、民宿等設施和業(yè)態(tài)逐步完善,收入還會進一步提升!”

      二師鐵門關市是天山南麓和昆侖山北坡交匯的交通要沖,是古絲綢之路中段的必經之地。今年,鐵門關市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將建成鐵門關市火車站、二師三十八團—塔中沙漠公路、G3012—二十八團—庫爾勒機場公路等項目。

      在鐵門關市火車站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內部結構施工?!敖煌ㄊ侵萍s新疆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瓶頸之一,打造高質量的‘公鐵航’一體化現代綜合交通網,是增強人民幸福感、獲得感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倍熻F門關市交通運輸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明說,鐵門關火車站很快將達到竣工驗收條件。正式投運后,可容納2000余人候車,每小時周轉旅客600人次,成為南疆環(huán)線和南北疆通道上的重要交通節(jié)點,推動兵地農業(yè)、工業(yè)和服務業(yè)一體化大循環(huán)發(fā)展。

      重大項目為兵團師市各團場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2022年,兵團基礎設施建設穩(wěn)步推進,阿克蘇至阿拉爾鐵路建成通車、阿拉爾塔里木機場建成運行、圖木舒克唐王城機場改擴建項目開工建設等一系列工程項目為推進兵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澆灌產業(yè)繁榮之花

      產業(yè)興旺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關鍵,高質量特色產業(yè)則是富裕一方群眾的“良方”。近年來,兵團大力建設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集群,延伸產業(yè)鏈、提升價值鏈,技術、土地、市場共同澆灌出產業(yè)繁榮之花。

      盛夏時節(jié),三師圖木舒克市千畝戈壁設施香菇產業(yè)園迎來新一茬采菇高峰?!跋愎缴L期一般為25天,目前均價達7.6元每公斤?!碑a業(yè)園主管朱振江說,產業(yè)園已形成完整產業(yè)體系,實現全產業(yè)鏈發(fā)展。目前建成了占地5畝的單棚50座、占地0.8畝的單棚126座、占地5畝的冷棚8座,年種植香菇兩茬400萬棒,收入超5000萬元。

      與室外的干熱不同,香菇溫室大棚里分外濕潤涼爽。一排排整齊列隊的架子上,圓潤厚實的香菇朵朵綻放,采菇班組負責人吾斯曼·阿卜杜熱衣木帶領幾名職工,小心翼翼地從菌棒上摘下菇花放入籃中。

      “別小看這些香菇,在市場上緊俏得很!特別是這些一級菇,香氣濃郁、鮮嫩可口,已經被烏魯木齊乃至河南、陜西的客商預訂了?!蔽崴孤ぐ⒉范艧嵋履窘榻B,產業(yè)園帶動周邊連隊300余人就業(yè),人均增收達2.1萬元。

      “各地種植蘑菇的不在少數,為何你們能夠異軍突起呢?”

      “我們租用的是沙漠戈壁未利用地;用周邊收來的廢棄修剪枝條做菌棒,產完香菇后再粉碎成有機肥還田……”朱振江對“小香菇”如何變成“大產業(yè)”有著不少見解。

      林果業(yè)是新疆極具特色的優(yōu)勢產業(yè)。目前,兵團特色林果種植面積超過300萬畝,年產干鮮果品超400萬噸,形成了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yè)鏈。隨著一二三產融合發(fā)展步伐加快,兵團各師市的棗、香梨、蘋果等一系列農產品愈發(fā)搶手,成為兵團職工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走進三師五○團二連設施冬棗園區(qū),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撲面而來,一簇簇小如谷粒的青色棗花,悄然在綠葉間綻放。

      “冬棗是五○團的特色林果產業(yè)。過去我們的冬棗沒有知名度、收益差,得益于師市深入實施品牌戰(zhàn)略,2016年注冊了‘綠糖心’品牌并取得有機食品認證,而后更是獲得了圖木舒克冬棗地理標志認證,名氣越來越大,品牌價值達1億元?!蔽濉饒F綠糖心冬棗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劉勇說,冬棗是時令產品,供求關系受季節(jié)、物流影響很大。目前五○團共有冬棗種植面積4223畝,總產量超過3700噸,只有發(fā)展出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增加附加值,才能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面對市場考驗,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經營,建立了7座冬棗加工廠,生產凍干冬棗、無核冬棗、棗夾核桃等高附加值產品,不僅讓地里產出的鮮果一銷而空,更是帶動了附近團場和周邊巴楚縣等地的冬棗產業(yè)共同發(fā)展。

      晚風習習吹來,小小冬棗花開放得靜謐而熱烈?!敖酉聛?,合作社還計劃在圖木舒克市區(qū)域內建成標準化冬棗園3萬畝,爭取實現產值1.5億元?!碧飰砰g,劉勇面帶微笑地說。

      筑牢綠色家園底色

      行駛在二師三十一團英庫勒鎮(zhèn),滿目綠意蔥蘢,一陣夾雜著林木清香的風吹進車窗。身處其間,很難想象這里竟南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臨庫姆塔格沙漠,曾是我國西北地區(qū)重要的沙塵暴起源地之一,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其惡劣嚴峻。

      “目之所及的綠色,以前都是沙漠。兩大沙漠最窄處不足三公里,‘無風三尺沙、風來沙飛揚’是最真實的寫照?!饼R人高的梭梭樹邊,三十一團農發(fā)中心工作人員宋財富講起了歷史。他說,團場始建于1958年,來自山東、湖南、河北等地的人們懷著“屯墾戍邊”壯志匯聚此地,喝澇壩水、吃窩窩頭、住地窩子,披星戴月開始了建設歷程。

      20世紀90年代,隨著塔里木河持續(xù)斷流、兩大沙漠逼近合攏,三十一團以建設生態(tài)之團為定位,用30年時間建起了生態(tài)林、防風林、道路林、田間林、營區(qū)林五大生態(tài)林屏障,全團林地面積37萬畝,有效阻遏了沙漠進逼,讓沙漠荒灘成為盛產棉花、香梨、紅棗、鹿茸的“聚寶盆”。

      宋財富也是參與建設維護這道生態(tài)屏障的護林員之一?!翱粗衬兙G,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可不能讓子孫后代再吃風沙的苦?!被貞浧?019年補栽樹苗的過程,這名身材壯碩的退伍老兵仍記憶猶新:每天要在沙漠里走3萬多步路,檢查管道、安裝滴頭,半夜常常因為白天勞累導致腿抽筋疼醒過來?!啊炖铡鉃椤兴莸牡胤健?,而今這里名副其實!”

      綠色就是家園、環(huán)境就是民生,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堅持,牢牢扎根于每一個兵團人的心中。

      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緣,縱橫著一片30多公里的綠洲,這就是一師十一團?!?0多年前,我們所在的位置是沙漠腹地,年頭到年尾,天天都有風。幾米外什么都看不清,簡易房吹翻了修補、修補了再吹翻。”70多歲的上海支邊青年韓兆金老人細數初進疆的場景,引得人們唏噓不已。

      60多年的接力治沙,改變了這里的面貌。而今,十一團擁有23.5萬畝防護林,用雙手種出來的綠洲向沙漠里延伸了整整20公里。不僅如此,通過發(fā)展林下經濟,種植大蕓、甘草、枸杞,養(yǎng)殖駱駝、羊、鴿子,職工群眾在植綠護綠的同時走上了致富之路。放眼團場各街道,四處點綴著朵朵殷紅的花朵;林間草場上,不乏野兔、鸛鳥悠閑覓食……

      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兵團各師市森林覆蓋率達19.1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42.6%,濕地面積穩(wěn)定在398.28萬畝,80%以上的團場實現了林網化。昔日的戈壁荒漠不斷被綠蔭覆蓋,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經濟發(fā)展夯實了基礎。

      (據《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王順利/《新西部》雜志 · 新西部網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