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網訊(通訊員 熊軍)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體教融合的政策指導下,石泉縣積極響應,將體育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以體育為基,帶動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力促體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加強組織領導重謀劃
成立了由局長擔任組長的學校體育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全縣教育體育發(fā)展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出臺《石泉縣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石泉縣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規(guī)劃》《石泉縣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全面加強中小學“三個課堂”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通過定期召開會議,分析體育教育現狀,明確發(fā)展方向,確保體育教育工作與學科教育同步推進。
加強隊伍建設重引領
創(chuàng)新實施“四名工程”,組建9個“名師領航工作室”,體育學科占11%,覆蓋全縣29所中小學學校86名體育教師。以“城鄉(xiāng)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項目為牽引,常態(tài)化開展“教師領航課”“半日教研”,通過線上示范引領、線下實踐指導相結合的方式,著力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截至目前,已有150人次體育教師參加了各級各類培訓,教師滿意度達到95%,累計培養(yǎng)中小學省市級體育教學能手18人,專業(yè)教練員13人,為推進學校體教融合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加強課堂教學重質效
實施“課堂革命,石泉行動”計劃,以“備教學評研一致性”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制定《石泉縣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堂常規(guī)》,夯實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常規(guī)要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校本研修及課堂教學改革相關措施的實施意見》,常態(tài)化組織開展中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設計評比、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達標、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等活動,通過以賽促教、以研促教,探索體育課程與學科課程的融合模式,讓學生在體驗運動樂趣的同時,鍛煉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加強課外活動重落實
石泉縣鼓勵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強化“陽光體育運動”“校內體育鍛煉1小時”,各學校以“第二課堂”社團活動為載體,落實體育技能常練的要求。目前全縣共成立青少年體育社團115個、興趣小組97個,常規(guī)開設球類、田徑等11個運動項目訓練和賽事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強化以“第三課堂”體育實踐為拓展,融合其他學科創(chuàng)新體育實踐作業(yè),加強校家社協(xié)同育人,落實校外體育鍛煉1小時。
加強競技賽事重展示
印發(fā)《關于在全縣中小學常態(tài)化開展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讀書節(jié)活動的通知》。設立體育節(jié),做到“教會、勤練、常賽”,每年舉辦縣級青少年體育競賽,涵蓋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多個項目,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搭建平臺,激活學生健康成長的內生動力。先后輸送省級體育后備人才5人,創(chuàng)建市級以上足球、籃球特色學校5個,石泉少兒體校獲評省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在2023年全市中小學生田徑錦標賽暨第十一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石泉縣一舉包攬所有組別及團體總分4個第一名。
加強考核評價重長效
石泉縣出臺《石泉縣中小學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暨年度綜合考核辦法(試行)》及德育工作、勞動教育、體育與健康衛(wèi)生工作、美育工作等一系列考核評價細則文件,圍繞立德樹人成效,系統(tǒng)評價學校體教融合工作。印發(fā)《石泉縣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指導意見》《關于建立教師個人成長檔案的通知》《石泉縣中小學學生成長檔案建設方案》,強化教師教學實績評價和學生學業(yè)水平評價。改革體育考試,制定《石泉縣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學科質量(技能)評價標準(試行)》,將學生平時體育成績、體質健康監(jiān)測成績、體育競賽獲獎和實地技能檢測相結合,以百分制按等級進行評價,全面考核學生的體育技能,同步考查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和體質健康的改善。據最新統(tǒng)計,全縣在校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已達96.5%。
責任編輯:張 龍/《新西部》雜志 · 新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