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偷自偷手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免费国产午夜视频,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s id="4u6jw"></s>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wǎng)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陜北在線 >> 正文
      跟上劉志丹去鬧紅 ——劉志丹胞弟劉景儒坎坷傳奇的人生
      2023-06-08 16:11:59 來源:新西部網(wǎng) 作者:姜永明

      一、兄長鬧紅我看家

      1913年5月15日(古歷4月10日),一個男孩呱呱墜地,出生于陜西保安 縣金鼎鄉(xiāng)樓子溝村的一戶耕讀之家。爺爺給他起名劉景儒,字子珍,乳名慶生。因此說,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一生擁有無數(shù)人欽羨、愛慕的榮耀,也有超過常人的坎坷、艱辛的人生。

      他的大哥就是西北紅軍和西北根據(jù)地的締造者,被毛澤東譽為“群眾領(lǐng)袖,民族英雄”的劉志丹,年長他10歲。二哥劉景范,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陜甘寧邊區(qū)的重要領(lǐng)導(dǎo)人之一,共和國的部級干部,年長他3歲。此外,他還有劉桂芬、劉桂蘭、劉桂菊、劉桂葉4個姐姐和劉桂芳一個妹妹(繼母劉素清又生兩個弟弟、四個妹妹)。

      他從記事起就發(fā)現(xiàn),父親劉培基長年在外奔波謀生,家中大小事情都由爺爺和母親操持。由于時逢兵荒馬亂,饑饉不斷的年代,家里又有大小十余口,日子過的也非常艱辛。

      當他長到六七歲時就跟著大哥、二哥讀書認字,漸漸也讀熟《百家姓》《三字經(jīng)》《四言雜字》《朱子家訓》等發(fā)蒙教材。記得一次爺爺將他們叫到面前,對大哥志丹說:你也長大了,應(yīng)該有個打算。大哥問:我能干點啥?爺爺說:“你看見咱們門匾上的那幾個字了嗎?”“是不是耕讀傳家?”“對,那就是咱家的傳家真言?!睜敔斖鴮O兒,解釋道:“人生在世有兩件大事,一是耕地種田,不管什么人都要吃飯,不種地那來的糧食;二是讀書,不讀書,不認字,不懂天下事,更不要說做官了,有知識,懂道理,做官要做為人民辦事的清官,而不是那些吃人肉、喝人血的貪官污吏,所以,我想讓'耕讀傳家’這四個字世代相傳?!睜敔?shù)囊幌矣?,震動在場的每個孩子,也影響劉志丹姊妹們的一生。大哥劉志丹在家人的支持下從1919年起先去永寧山,后去榆中,再去廣州黃埔去求學,越走離家越遠,后來便杳無音信……他跟著二哥劉景范攬羊務(wù)農(nóng)干家務(wù),過早地體會到生命的艱辛,當然在艱苦的生存環(huán)境中,他也感受到親情的溫暖,童真的樂趣。

      1922年5月,他10歲時,母親因分娩時難產(chǎn),出現(xiàn)“血迷”(即大出血)撒手人世,拋下了他們嗷嗷待哺,大大小小的姊妹8人,因為母親的辭世,讓他更多地體會到生活的困頓,也經(jīng)歷了災(zāi)荒、饑饉、匪患,爺爺逝去的悲傷。在苦難的歲月中漸漸長高長大。他也熟稔了許多農(nóng)活,犁地、抓糞、鋤草、打場樣樣都行。

      1928年秋,劉志丹渭華暴動失敗后秘密潛回家鄉(xiāng),兄弟相逢喜極而泣,互訴著離別之苦,也將家中的諸多變故告訴兄長。劉志丹回家后漸漸向弟妹灌輸革命道理,并將他們?nèi)款I(lǐng)上革命道路,也使他家成為陜甘重要的紅色據(jù)點。1929年6月一日,院外拴的大黃狗咬的厲害,他出門一看,見溝對面老梨樹下躺著一個人,他跑至身旁問他姓啥,他說姓李,叫李秋陽,是個教書先生。接著又問他這兒有沒有個叫劉敬恒的人,他說沒有?;丶液螅麑⒋耸赂嬖V了劉志丹,大哥二話沒說,拔腿就往外跑,不一會就將那李先生請回家中,后來,他才得知,李先生就是陜北鼎鼎大名的謝子長。謝子長在他家一住半年多,他時常與謝子長作伴,啦話。

      不久,大哥劉志丹和謝子長就拉開“三道川起義”的帷幕。劉志丹去慶陽譚世麟部進行兵運活動,謝子長從宜川收編百余人駐扎三道川齊家橋準備相機起事。劉景儒和表哥王兆基、孫向奎在三道川齊家橋寨子上幫他們征收畜稅,不久,洛河川的土豪張廷芝害怕劉志丹、謝子長的力量不斷壯大,因此,先用金錢美色瓦解劉謝的隊伍后又對三道川進行血腥屠殺,劉志丹、謝子長僥幸脫身離開保安。劉景儒也在三道川失敗后返回家中,焦急地打聽劉志丹,謝子長他們的生死下落。

      在劉志丹鬧紅的日子里,劉景儒和家人也遭到敵人的仇恨報復(fù),一家人時常東躲西藏,整日無法安生,家中永遠失去了過去的安穩(wěn)和平靜。此后,劉志丹在陜甘邊鬧紅歲月中,最先取得永寧山改選團總的勝利,又進行太白繳槍,打響陜甘邊公開反對國民黨的第一槍,組建南梁游擊隊創(chuàng)建照金革命根據(jù)地,召開陜甘黨史上的遵義會議“包家寨會議”,歷盡七十多次的起義失敗,最后勝利開辟南梁根據(jù)地,建立紅二十六軍和陜甘邊革命根據(jù)地。二哥劉景范也將家務(wù)托付于他,1928秋開始投身革命,1930年人黨,毅然離家追隨大哥參加南梁游擊隊,進行了陜甘根據(jù)地的浴血斗爭。他一人帶著家中十余口男女老幼艱辛地熬時度日,同時還要躲避國民黨軍隊、反動民團的騷擾、侵害。

      二、習仲勛接他家上南梁

      1934年劉志丹和他的戰(zhàn)友浴血奮戰(zhàn)終于在南梁建立陜甘地紅色政權(quán),國民黨非常仇恨,調(diào)大軍進行殘酷“圍剿”,劉志丹采取迂回戰(zhàn)術(shù)與敵人進行周旋,同時,派人去樓子溝送信,讓劉景儒招呼家人進山躲避。他們接到劉志丹的口信后連夜動身,向樓子溝東高樓灣行進,投奔本家族人,由于他們?nèi)硕嗉掖螅谧迦思易×藥兹站筒缓靡馑荚僮?,加之他的妻子臨盆后,高燒不退,昏迷不醒,他又不能讓妻子死在別人家中,只好再回樓子溝?;丶覜]幾日,妻子病逝,所生女孩只好讓岳母帶走,后8歲時死于戰(zhàn)亂。這時敵人到處張貼告示凡捉住劉志丹父親和其兄弟一人者,賞銀子500兩,敵人四處搜捕劉家人,他與父親只好帶著家人再次踏上逃難之路,歷盡艱難。

      1934年4月,甘肅軍閥譚世麟派兒子譚杰侯,敵軍團長仇良民率兵進入保安縣,在金湯鎮(zhèn)王四麻子和趙石洼王八帶領(lǐng)下,在馮家洼抓了劉志丹的六舅劉占魁,在小莊科抓了劉志丹的堂叔劉月禎,然后沖進樓子溝。搶走劉家羊子一百多只,又將劉家財物洗劫一空,并放火焚燒了劉家房屋、窯洞、馬棚、羊圈。最后還喪盡天良,專程去呂渠溝挖了劉家祖墳,挫骨揚灰,拉屎拉尿……同時,另一股敵軍在李鴻軒帶領(lǐng)下,在任家溝抓住劉志丹的大舅王永慶,在芋子灣抓住劉志丹的表兄王兆吉及兒子王悅賢,夜晚哨兵憐其子年幼,私自將王悅賢放走。第二日,王永慶、王兆吉、劉占魁、劉月禎等7人在金湯殺害,稍后劉志丹的二姐夫宗友仁也被殺害。

      1935年,敵人在永寧山將年僅17歲的劉志丹族弟劉景祥用鍘刀活活鍘死,不久又殺害了另一位堂弟劉景光。

      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劉志丹的家人劉景儒他們在鄉(xiāng)親的掩護下,在深山躲藏了大半年。劉景儒領(lǐng)著父親曾流浪三邊直至內(nèi)蒙草地。直到后來陜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習仲勛獲悉劉志丹家中遭受的劫難后,立即派人去敵軍占領(lǐng)區(qū)尋找劉志丹家人,于1934年7月終于找到劉景儒他們,并巧妙地避開敵人的嚴厲盤查、搜捕,安全地將他們送進陜甘根據(jù)地。

      南梁會議結(jié)束后,劉志丹準備動身赴各處巡視工作,摸清情況,全面籌劃根據(jù)地的各項工作。這時,習仲勛笑哈哈地跑過來說:“老劉,先別忙著走,快回家看看吧!”劉志丹不解地說:“不回去了,家早被仇良民和譚世麟抄了,還有什么看的!”習仲勛說:“劉家伯父和劉嫂都到了南梁,我們已經(jīng)安排好了,就等你去見面。”

      劉志丹聞訊后立即去高莊灣與父親、弟妹、妻子、女兒相見,一家人劫后重逢,悲喜交集。劉志丹還將女兒貞娃抱在懷中親了又親……。劉志丹的父親劉培基一再當面向習仲勛道謝,感謝習仲勛救了他們?nèi)摇?/p>

      三、周恩來瓦窯堡勸慰他

      他早在1934年3月受兄長劉志丹、劉景范影響參加了保安游擊隊,成為一名光榮的紅軍戰(zhàn)士,不久在保安北嶺的吳堡川遇險,幸虧一位村民報信才避過敵人,被敵人追得跑了幾道梁,恰遇天黑,敵人收兵駐扎,他才脫身累得吐了一口血,始保全性命。7月將劉志丹父親、繼母、妻女、子女一行十余人帶入陜甘南梁與劉志丹相逢。8月,他隨保安游擊隊攻打旦八寨,未克,死傷慘重,游擊隊只得放棄計劃。

      1935年2月,國民黨三十五師由寧夏出發(fā),兵分兩路向陜甘邊根據(jù)地進行圍剿。這時,南梁政府主席習仲勛下令調(diào)他回南梁組織政府領(lǐng)導(dǎo)人的家屬轉(zhuǎn)移。

      習仲勛告訴他,邊區(qū)政府向東轉(zhuǎn)移,大約到甘泉的橋鎮(zhèn)一帶,我們可以在那兒匯合。他受命組織邊區(qū)政府家屬約七、八十人的轉(zhuǎn)移隊伍,扶老攜幼,婆姨娃娃一大群踏上了遷移之路。第一天從南梁出發(fā),翻山過溝,天黑行至豹子川的雙塔溝掌,他找見一孔廢窯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準備翻山東行時,有人發(fā)現(xiàn)對面山嶺上好像有敵人騎兵在來回搜尋,他急忙命令隊伍就地休息,不得亂跑,等待敵人撤退。一連數(shù)日,敵人盤桓不退。入夜,他組織召開掩護干部會。會上,他說看情形敵人一時半會沒有離去的意思。明天必須做好兩件事,一是吃過早飯后,帶小孩的婦女自行找地方隱蔽,這樣做目標小,一家出事,不會連累大家;二是將攜帶的糧食就地掩藏,吃一頓取一頓,不能讓敵人發(fā)現(xiàn)。第二天,大家按他的命令行動,雞叫后吃過飯匿居梢山,天黑再悄悄潛回。誰知幾天后出事了。他們藏匿的糧食被梢林中的一群野豬吃光,大家聞訊后,又哭又鬧,亂成一團。他一面怪自己慮事不周,一面安慰大家明天另想他方。第二天,他派一小伙偵察完敵情后,他帶大伙直奔大東溝,夜宿油房頭川。天亮后準備下前川,路遇一個收木耳的人,聞知敵人騎兵把邊區(qū)醫(yī)院踏了,殺掉兩個傷員,據(jù)說一個還是紅軍團長。這樣一來,他當即改變路線,帶大伙翻過八卦寺山,到東梁溝找了幾孔破窯棲身。但缺糧的問題卻依然威脅著大伙,大家不愿等死就紛紛想辦法,摘樹花,挖野菜,采木耳,抖糧袋來充饑。不久因營養(yǎng)不良,出現(xiàn)夜盲眼,有人晚上看不見路,他趕緊決定迅速去找紅軍。他帶人過瓦子川,到黃家坪,從村民那里獲得一些糧食,當村民得知他是劉志丹弟弟后,特地送到一處秘密山寨,他終于又見到習仲勛。習仲勛忙問志丹父母及家人情況,他將一路情況和已斷糧食數(shù)日的困境告知習仲勛,習仲勛當即說:明天一大早,就派人把你們送到洛河川蒼溝馬海旺大爺家里,他是劉志丹的把兄弟,為人可靠,你們可以安心地住在那里。

      第二天,他帶人將家屬隊伍在蒼溝安排好后,又匆匆返回邊區(qū)政府,擔任橋鎮(zhèn)區(qū)助理員,還參加了攻克永寧山的戰(zhàn)斗。見到了徐海東和他的隊伍。不久發(fā)生了震驚西北的肅反事件,他的大哥劉志丹、二哥劉景范都先后身陷囹圄,差點喪命。他聞訊后,趕緊帶家人又一次匿居深山老林中,直到中央紅軍抵達陜北,從獄中將他大哥、二哥放出并恢復(fù)職務(wù)后,他與家人才又光明正大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

      1936年,劉志丹率紅二十八軍渡黃河進行東征,作戰(zhàn)英勇,連下數(shù)城,迅速進逼三交鎮(zhèn),4月14日攻克三交的戰(zhàn)斗中,不幸中彈殞命。

      劉景儒幾十年都無法忘記。1936年4月22日,甘泉縣橋鎮(zhèn)區(qū)忙著為前方軍隊搬運軍需物資,突然由駐甘泉下寺灣的邊區(qū)政府馬錫五轉(zhuǎn)來中央軍委的急電,電文為:劉志丹同志在山西三交鎮(zhèn)的一次戰(zhàn)斗中不幸犧牲,要劉景儒立即動身去瓦窯堡參加為烈士舉行的追悼會。這一驚人噩耗,猶如晴天霹雷,使他頓時感到渾身癱軟,不寒而栗,不由得痛哭失聲。他多么希望這一切都是誤傳啊,然而中央軍委的電報,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怎么可能是假的呢?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聞訊趕來,都悲痛萬分,含淚為他送行。于是,他簡單地安頓了一下家人,并暫時向他們隱瞞真情,就告別大家匆匆上路。一路上,他悲痛交加,心急如焚,日夜兼程,匆忙趕路,僅僅三日便到了瓦窯堡。中央軍委張云逸參謀長接待了劉景儒,給他談了志丹犧牲經(jīng)過和臨時安葬的情況。因當時東北軍奉蔣介石命令進犯陜甘邊區(qū),形勢比較緊張,不容延緩時日,所以在 24日已經(jīng)開了追悼大會。會上由陜北省委書記郭洪濤介紹了烈士生平事跡;周恩來、秦邦憲等同志分別代表中共中央和西北軍委、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致了悼詞。會后,烈士遺體已在城外三里處水溝坪山腳下秘密安葬。談完情況,張云逸問他有什么意見,劉景儒說:“組織上考慮的十分周到,我愿一切服從領(lǐng)導(dǎo)的決定”。天晚上,周來主席又親自接見了劉景儒。他首先關(guān)切地詢問了劉志丹全家的情況,接著便沉痛地說:“志丹是個好同志,是我們?nèi)h、全軍、全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他是為黨、為國、為廣大勞動人民而光榮犧牲勇,連下數(shù)城,迅速進逼三交鎮(zhèn),4月14日克三交的戰(zhàn)斗中,不幸中彈殞命。

      劉景儒幾十年都無法忘記。1936年4月22日,甘泉縣橋鎮(zhèn)區(qū)忙著為前方軍隊搬運軍需物資,突然由駐甘泉下寺灣的邊區(qū)政府馬錫五轉(zhuǎn)來中央軍委的急電,電文為:劉志丹同志在山西三交鎮(zhèn)的一次戰(zhàn)斗中不幸犧牲,要劉景儒立即動身去瓦窯堡參加為烈士舉行的追悼會。這一驚人噩耗,猶如晴天霹雷,使他頓時感到渾身癱軟,不寒而栗,不由得痛哭失聲。他多么希望這一切都是誤傳啊,然而中央軍委的電報,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怎么可能是假的呢?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聞訊趕來,都悲痛萬分,含淚為他送行。于是,他簡單地安頓了一下家人,并暫時向他們隱瞞真情,就告別大家匆匆上路。一路上,他悲痛交加,心急如焚,日夜兼程,匆忙趕路,僅僅三日便到了瓦窯堡。中央軍委張云逸參謀長接待了劉景儒,給他談了志丹犧牲經(jīng)過和臨時安葬的情況。因當時東北軍奉蔣介石命令進犯陜甘邊區(qū),形勢比較緊張,不容延緩時日,所以在 24日已經(jīng)開了追悼大會。會上由陜北省委書記郭洪濤介紹了烈士生平事跡;周恩來、秦邦憲等同志分別代表中共中央和西北軍委、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致了悼詞。會后,烈士遺體已在城外三里處水溝坪山腳下秘密安葬。談完情況,張云逸問他有什么意見,劉景儒說:“組織上考慮的十分周到,我愿一切服從領(lǐng)導(dǎo)的決定”。天晚上,周來主席又親自接見了劉景儒。他首先關(guān)切地詢問了劉志丹全家的情況,接著便沉痛地說:“志丹是個好同志,是我們?nèi)h、全軍、全國人民學習的好榜樣,他是為黨、為國、為廣大勞動人民而光榮犧牲的。希望你們所有親屬化悲痛為力量,繼承烈士遺志,努力為完成志丹同志生前未竟的光榮革命事業(yè)而繼續(xù)奮斗。”最后周副主席還親切地對劉景儒說,如有什么困難,可以給組織上講,組織上一定會盡力幫助解決。周副主席的一席話,情深意切,誠摯感人,深深打動了他。從此,劉景儒決心以長兄為榜樣,為革命多做工作,貢獻自己的一切。三天后,他即告別了瓦窯堡,趕回甘泉縣橋鎮(zhèn)區(qū)。

      4月26日,《紅色中華》第二版以《壯烈的追悼會》為題進行報道:劉志丹同志的遺體于23日運到瓦瑤(窯)堡市,駐瓦瑤(窯)堡市的各機關(guān)團體、紅軍部隊于24日在南門戲臺舉列(行)壯烈的追悼大會,到會者有二、三千人。在廣大的人群心里沸騰著劉志丹復(fù)仇的決心。首由后方政治部袁國平主任宣布開會默念志哀,繼由郭洪濤同志報告劉志丹史略后,由軍委會副主席周恩來同志、中央政府辦事處主席博古同志致詞,致詞完畢后,即舉行送葬劉志丹同志的遺體,埋葬于瓦瑤(窯)堡南門城外二、三里處。劉志丹同志的犧牲是偉大的,是為中(華)民族解放,為抗日戰(zhàn)爭而犧牲的,我們對劉志丹同志的死,表示無限哀悼和敬意,我們只有踏著他的血跡前進!打倒賣國賊,驅(qū)逐日本出中國,才能完成他的遺志啊!

      1936年5月,中共中央為了永遠紀念人民英雄劉志丹,根據(jù)邊區(qū)黨委的提議,決定將劉志丹的故鄉(xiāng)保安縣改名為志丹縣,成為中共中央第一個以人名命名的縣。

      他是返回橋鎮(zhèn)后,才看到了《紅色中華》上關(guān)于他大哥安葬的追悼會情況。后來,他與嫂子同桂榮重逢,從另一個側(cè)面得知大哥去世的一些情況。同桂榮說,劉志丹去逝時,她在瓦窯堡醫(yī)院臥病在床是周恩來和鄧穎超二人到醫(yī)院看望她時親口告訴了這一不幸的消息,劉志丹下葬時,她堅決要求參加,經(jīng)周恩來同意,派人用擔架抬著她參加了整個葬禮。她帶著女兒到水溝坪后,準備下葬時,她要求開棺再見一面劉志丹,但周恩來親自攙扶她,勸慰她,并沒有滿足她的要求。6月初,毛澤東東征返回瓦窯堡后,與賀子珍一塊專門請她和女兒吃了一頓飯,勸慰她節(jié)哀,保重身體。毛澤東對劉志丹評價甚高,并對劉志丹的犧牲表示深深惋惜。

      1939年4月5日清明,劉景儒攜家人于劉志丹逝世三周年赴瓦窯堡祭奠長兄。上墳時,他目睹了劉志丹墳地一片荒蕪,土塌窟陷,倍感傷情,祭墳歸來后,他與劉志丹的親戚、戰(zhàn)友奔走呼號,要求將劉志丹靈柩遷回志丹家鄉(xiāng)安葬。

      10月21日,志丹縣政府縣長趙耀先順乎民意率先向邊區(qū)政府上書,提出遷靈動議。這份珍貴文獻中寫道:據(jù)志丹縣群眾劉景儒聲稱:我前去安定望瑤堡(瓦窯堡)拜謁家兄陵墓,不料今年風雨過大,墳?zāi)咕贡挥晁疀_開,無人照管,使人目睹心傷,但是欲回迎葬,限于經(jīng)濟,現(xiàn)在請求政府給以幫助等情。10月30日,政府指令抗爭第二九二號予以批復(fù),同意遷靈。

      1940年,黨中央指示西北局和邊區(qū)政府在志丹縣修建志丹陵園。為此專門成立陵園籌建委員會,劉景儒也被推薦為委員會成員之一。同時還當選志丹縣參議會參議員。

      1943年春,志丹陵園竣工后,邊區(qū)政府通知他去瓦窯保護運劉志丹靈柩。他赴延安后,邊區(qū)政府主席林柏渠親自接見了他,與他進行親切談話,并決定由邊區(qū)政府的馬豫章等人與他同去瓦窯堡,并派一個騎兵排作為護靈隊伍。4月15日動身,17日抵達瓦窯堡,18日上午從水溝坪山麓挖出志丹靈板。19日10時在瓦窯堡舉行公祭大會,開始向志丹縣進發(fā),夜宿蟠龍鎮(zhèn)。22 時抵延安橋兒溝,朱德、任弼時、林伯渠、鄧發(fā)、羅邁、高崗等數(shù)十位中央黨政軍領(lǐng)導(dǎo)人迎接靈柩親自執(zhí)紼。23日下午1時,延安專署廣場舉行萬人公祭大會,由高崗主持。朱德、任弼時、博古、林伯渠等人講話,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均送了挽聯(lián),26日抵達志丹。5月2日,志丹縣舉行隆重的公葬儀式,由高崗、林柏渠親自執(zhí)紼,萬人參加。劉景儒身為死者親屬親自參加了這次規(guī)模浩大的迎靈安葬活動。許多年后,曾親撰《回憶護送志丹靈柩》一文,詳盡記述了這場活動始未,資料十分珍貴。

      四、李先念、胡耀邦為他平反昭雪

      1936年6月,他將家人送回老家樓子溝,并返回保安游擊隊,曾任中隊長。7月被調(diào)到劉約三的蒙漢騎兵團,任新兵連長,參與了殲滅寧夏鹽池三段地大土匪段寶山團匪的戰(zhàn)斗,并獲大勝。不久因身體原因復(fù)員到志丹縣抗敵后援會工作。半年后,調(diào)任縣工商聯(lián)主任。1938年經(jīng)人介紹與安定人志丹縣婦聯(lián)主任張清文結(jié)為連理。

      1942年,他目睹志丹縣在整風運動中的極左行為。例如全縣106工商戶,發(fā)現(xiàn)有95有問題高達90%,而且縣委書記王耀華等在整風中大用車輪戰(zhàn),罰站,身體懲罰,隨意捏造罪名,還將新分來的一名女大學生,拉到廁所,頭按進糞坑,老半天不放出來,逼她交代罪行。他對許多行為提出不同看法,招致縣委領(lǐng)導(dǎo)的反感。后來中央發(fā)文糾編方才結(jié)束。

      1946年胡宗南欲進攻延安,劉景儒受命去西川組建游擊隊,并將劉志丹遺骨秘密轉(zhuǎn)移,為確保安全,他將遺骨悄悄安放在一位族人村中。7月邊區(qū)政府習仲勛又讓他帶著邊區(qū)政府的家屬一百余人(號稱六大隊)向東轉(zhuǎn)移,轉(zhuǎn)移途中歷經(jīng)艱險,時常被敵人追得落荒而逃,不得安生和休息,直到橫山青陽岔。后在子州縣馬蹄溝才由邊區(qū)政府將這些家屬接走,他才算完成任務(wù)。后來,隨邊區(qū)機關(guān)渡過黃河,行至山西。他在山西,向習仲勛、賀龍匯報了志丹陵園遭劫情況,親眼目睹了山西土改的過火行為。后返回黃河西橫山,期間曾潛回志丹縣西川運糧,打探消息一次。中途病倒于安塞坪橋,被鄉(xiāng)親們用擔架抬著一村接一村的送到橫山付家坪。病愈后,參加榆橫指揮部后勤工作。

      1952年他才遲遲地返回志丹縣,成為縣工商科干部月薪43元。1954縣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三大改造工作組組長。1964 年參了宜君社教團,同行者約百余人,在宜君大石畔公社血頭大隊進行社教,任小組長。不久,縣社教團抽他與27名干部帶2500多份調(diào)查材料河南省十地區(qū)進行外調(diào)。

      由于他二嫂李建彤創(chuàng)作了一部歷史長篇小說《劉志丹》,在康生等人的挑撥下,被毛澤東在1962年9月24日召開的八屆十中全會上定為“利用小說搞反黨活動是一大發(fā)明”。從此,劉家再罹危難。先是他二哥劉景范被列人“習、賈、劉”反黨集團成員之一,接著二嫂李建彤也遭到隔離審查,給李建彤提供資料的所有老干部,老紅軍,老革命,甚至普通帶過路、招待過李建彤的村民都遭到牽連和迫害,受株連者達萬余人。那么,身為劉志丹的胞弟劉景儒自然難逃厄運。

      文革開始使這種厄運進一步升級。北京大街紅衛(wèi)兵貼出了“揪出叛徒劉志丹”的大紙報,劉景范又被定為三反分子押入秦城監(jiān)獄,志丹縣也查封了劉志丹陵園,并打算改換志丹縣名,劉景儒自然成為三反分子伸向志丹縣的黑爪牙,進行殘酷的斗爭批判,小會整,大會批,并給他強加上“火燒面粉廠”的主謀罪名,使他的案子不斷升級,成為省、地區(qū)到縣一級的大案,予以立案嚴處。1968年12月,被造反派關(guān)押審查,欲致于死地。一年后,由縣軍管組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入獄。筆者至今都清楚地記得那次審判會的情景,那是在志丹縣舊戲臺(今天餓人巷)召開的,筆者身為小學生與全校學生在場受教育。審判會先將他與一干人犯押上戲臺,由縣軍管組領(lǐng)導(dǎo)宣讀了他的反革命罪行,然后由中隊一名姓黨的外地軍人將他用拇指粗的細手繩五花大綁。那位軍人非常殘忍將他捆住后,又用自己的膝蓋從背后用力猛墊,然后將他提在空中,再用力摔至地上,他面部正面觸地,當場被硬地磕掉4顆門牙,血流滿面,鼻口血液噴涌。劉景儒被捆成了一個粽子昏死過去,在場的孩子一陣驚恐、膽顫,人人都不忍目睹,直至筆者與全校師生離開現(xiàn)場,劉景儒也沒有蘇醒過來。這是筆者一生所僅見的血腥場面,至今想來都覺膽戰(zhàn)心驚。

      他入獄后,她的妻子一位1936 年入黨,14 歲就投身革命,有四十多年黨齡的老紅軍戰(zhàn)士,在市鎮(zhèn)公社機關(guān)里也遭到非人的折磨。十冬臘月,對她不分大小會進行連續(xù)批斗,讓她交待反黨罪行,還白天黑夜進行車輪戰(zhàn)。她拒絕交待后,被造反派關(guān)在一間空屋子里,并將涼水灌至腳脖,讓她整晚都站在寒冷瘆人的冰水中,直凍至昏倒在地,關(guān)押整整兩月才將奄奄一息的她放出。不久,她強拖著病體又去一家磚廠背磚,一次八九塊,為了養(yǎng)活孩子,頑強而屈辱地茍活著……

      1972年,劉景儒在獄中渡過三個半冬春后,終于拖著骨瘦如柴、須發(fā)全白的殘軀走出監(jiān)獄。但他的問題并沒有完結(jié),他仍遭受著各種各樣的政治迫害,連分配工作全縣各單位都沒人敢要。直到文革結(jié)束后,在中央領(lǐng)導(dǎo)人葉劍英,鄧小平,胡耀邦的關(guān)懷下,經(jīng)過中央組織部和宣傳部的聯(lián)合調(diào)查,證明“反黨小說《劉志丹》案”純屬康生、閻紅彥等人制造的冤案,所謂“習、賈、劉反黨集團”和“彭、高、習”反黨集團也是康生等人捏造出來的,胡耀邦在調(diào)查報告上批了“當代最大文字獄”幾個字。中共中央1979年和1980年專門發(fā)文件給小說《劉志丹》和“習、賈、劉反黨集團”平反,推翻了一切誣蔑不實之詞,使受迫害的人員陸續(xù)恢復(fù)自由,對被迫害致死者全部予以昭雪。到此,這場長達十七年之久的當代最大的文字獄才算結(jié)束。

      那場劫難的受害者之一劉景儒的平反過程還頗具傳奇色彩。1977年6月,國院總理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到延安視察工作,劉景儒輾轉(zhuǎn)找到她后,親手將自己的申訴材料遞到她的手中。林佳楣將他的材料看了一遍后,告訴他,你放心,你的材料我一定交到李副主席手中。后來,她真的將材料送至李先念的案頭,李看后又鄭重地交給組織部長胡耀邦。胡耀邦親自審閱后并認真進行批示,責令陜西省委直接進行調(diào)查處理。1978年6月,中共志丹縣委在全縣群眾大會上給劉景儒及受他株連的11人(其中2人已死亡)進行平反昭雪。

      1979年他調(diào)至延安,曾任市政協(xié)駐會專職常委、文史委主任。1988 年離休。1995年1月因疾而終,享年82歲。

      (作者姜永明,系青年作家、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陜西省根據(jù)地史研究會會員;編審,志丹縣原縣志辦副主任。推薦者,劉振彪;2023. 5. 28 日。編輯,蘇紅義。)

      推薦按語:姜永明同志的這篇文章,撰寫于2012年10月延安雅荷,寫的是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位對黨和人民忠心耿耿的革命老人,劉志丹、劉景范的胞弟,他那命運多舛、帶有坎坷傳奇色彩的人生,使我們深感戰(zhàn)爭年代的艱難困苦和紅色江山的來之不易。敬愛的父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28年了,今年是他110周年誕辰,特推薦此文予以紀念,同時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祖國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王順利/《新西部》雜志 · 新西部網(wǎng)


      讀取內(nèi)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wǎng)所有版權(quán)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shù)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