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關注
2月10日,榆林市交警支隊二大隊邀請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及媒體記者,開展“暢通古城大家談”活動,讓參與者零距離接觸一線交通管理工作的難點、亂點、堵點,通過大家的集思廣益,來補齊城市交通管理短板,完善城市交通治理體系,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
看堵點——
沿新建路、紅山路等路段,代表、委員們邊走邊看
“如今的新建路,共有各類商業(yè)網點、商場、黨政機關、銀行、酒店、學校、醫(yī)院及娛樂場所641處,日均人流量約13.3萬人,新建南路(鐘樓巷以南)日均車流量約20160輛,新建北路約17390輛,車流、人流混雜,路況復雜。因此,新建路沿線就成了中心城區(qū)內最為頻繁發(fā)生交通擁堵的區(qū)域,而且一旦發(fā)生堵塞,不易疏導,卻極易對其他相連路段造成影響,導致更大規(guī)模的交通擁堵?!?月10日下午兩點,載著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中巴車從市交警二大隊駛出,行進過程中,二大隊民警對新建路沿線基本情況做著介紹。
從榆陽路進入新建路途中,一路車行緩慢。車窗上貼著違法停車罰單卻仍舊停在路邊的各式車輛,不斷從眼前經過的公交車及進出站時對交通造成的影響……看到這一切,代表、委員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計算起影響交通的因素:有的代表數清新建路的榆陽路至鐘樓巷之間路段兩側共設有8個公交站點,過于密集的設置和近乎對稱的布局,加之頻繁的公交車進出站,讓車輛行進更加緩慢;有的委員則在關注這一段路東側本不許停車的路面上,停有39輛社會車輛,基本占去了一個車道……
新建路鐘樓巷至人民路路段,代表、委員下車步行。在世紀廣場北側,他們駐足討論,如果將新建路從鐘樓巷至人民路段西側的隔離帶去掉,新增路面能給新建路的交通帶來多大改觀?如果將沿線商業(yè)樓宇本就設計為停車場、如今卻挪作他用的地下空間恢復其使用功能,又能為緩解擁堵做出多大貢獻……
新建路、紅山路、長城路、濱河路,這個下午,到處都留下代表、委員們的身影。
解難點——
減少站點、拓寬道路,大家集思廣益來支招
問題就擺在那里,該如何解決?在現場調查結束后的座談會上,代表、委員們暢談己見。
市人大代表賀波表示,用足用好現有資源,大力發(fā)展旅游產業(yè)已是全市上下的共識和市委、市政府積極推動的經濟多元發(fā)展舉措。在此大背景下,新建路作為中心城區(qū)的最繁華道路,且通往擁有六樓騎街和眾多明清古建筑的步行街,直接關系到我市的對外形象。因此,新建路的整體交通秩序改善理應得到更多關注。
賀波建議,參照去年已完成的人民路改造方式,取消新建路現有隔離帶,拓寬新建路,從根本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減少并合理設置新建路,特別是榆陽路至人民路路段之間的公交站點,在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公交車對整體交通環(huán)境的影響;充分利用長城路沿線已建成的停車場,通過管理和引導等途徑,分流部分去往新建路的車輛。
市人大代表黃曄提出了五條建議,一是減少新建路沿線的公交站點;二是可在新建路部分區(qū)域增設隔離欄,同時加大從“40、50”人員中選派文明引導員的力度,盡可能實現人車分離、各行其道,減少相互影響;三是在部分條件允許的十字路口增設右轉專用車道;四是在新建路部分地段,如鐘樓巷、新樓巷等地段建設過街天橋;五是嚴格按照規(guī)劃批復,恢復新建路沿線商業(yè)樓宇的地下停車場。
去年“兩會”上,市政協(xié)委員賀志平就曾提出過加大力度解決新建路沿線停車難問題的提案。此次參加“暢通古城大家談”活動,賀志平認為,要想真正提升新建路的交通通行能力,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而且需要交警、交通、城管等多部門的共同努力,在增加停車位、合理規(guī)劃公交線路和減少公交站點、建設過街天橋以實現人車分離等多個方面綜合施策。
(責任編輯: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