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民區(qū)志愿服務站點、商務樓放置志愿者服裝和工作手冊,擴大上崗時間段和路口的可選擇范圍,通過網絡報名并就近組織培訓……28日上午,上海市靜安區(qū)天目西路街道啟動“遇見1小時”志愿服務行動計劃,通過一系列創(chuàng)造性舉措,營造零門檻的公益環(huán)境,鼓勵市民積極獻出1小時的碎片時間,走上馬路協(xié)助維護交通秩序。
天目西路街道現場倡議倡導居民、白領互相結伴,接力公益,配合交警一起有序參與上海道路交通大整治,推動城市交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同時,“1小時”也將成為每一位交通文明志愿者的代名詞。
利用碎片時間
輔助交警執(zhí)勤
“內心很想參與公益,但對年輕人來說有點困難。”在天目西路街道轄區(qū)內上班的白領趙浩然說:“志愿活動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可選擇的范圍不大,想參與,但與工作時間會有沖突?!?
像趙浩然這樣有意愿參與志愿服務的青年并不在少數?!坝鲆?小時”倡導“隨手公益”的理念,盡可能地將居民和白領的“碎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路口最美的你我他”。
根據街道設計,“遇見1小時”交通文明志愿者工作時間更為彈性,共設立了三大塊時間段,分別是:上午7點至10點、中午12點至1點、下午4點至7點,對于樓宇的白領來說,不需要把志愿服務排期到周末,哪怕上班日的午餐后,來一場與公益的短暫“邂逅”,也是一次不錯的體驗。即使連一個小時都抽不出,也可以邀請好友共同參與,每人投入半小時的“碎片時間”。
據介紹,交通志愿者上崗時,需要站在馬路街角,穿戴統(tǒng)一服裝,手舉小旗,配合交警管理路口。志愿者用言語勸導、輔以手勢,勸阻路人的不文明行為,引導路人有序地過馬路。在培訓中,交警們會給志愿者強調注意自身安全,不與行人發(fā)生肢體沖突,遇到突發(fā)情況,立即與路口警察聯系或報警處理。
微信即可報名
服務可兌獎品
蔣蘭香是天目西路街道的一位志愿者,從事志愿服務已經足足10年了,“我還記得第一次參與交通志愿服務,當時明顯感覺到行人自覺程度不夠,如今確實好了很多?!笔Y阿姨此次主動報名參加了“遇見1小時”公益活動,“我很喜歡這個行動,參與起來更方便。交警也歡迎我們這些居民配合,馬路上經常遇到熟人或鄰居,態(tài)度比較友善?!?
除了時間上自由,街道在志愿服務路段和培訓等方面,也提高了志愿者的便利。“遇見1小時”計劃在轄區(qū)內的商務樓樓宇、居民區(qū)設立服務站點,放置志愿者馬甲和工作須知等,方便大家隨時隨地輕松上崗。
有別于以往的志愿服務以組織安排為主,“遇見1小時”行動大大增加了互動性,希望提高居民主動參與的比例。據介紹,天目西路街道將在官方微信“智慧天目”開設報名通道,介紹活動內容,并提供信息分享交流的平臺。
“報名方式很簡單”,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活動正式啟動后,居民可以通過關注“智慧天目”微信公眾平臺,在“互動社區(qū)”里找到“遇見1小時”活動欄目,就可以登記信息和認領參與時段、路段,之后會有工作人員聯系確認,并對志愿者進行簡單培訓。
此外,志愿者每上崗1個小時就可獲得50個積分,每個月結算積分一次。按照不同的積分等級,居民可兌換不同的獎品。為了保障志愿者的安全,街道還會為每一位上崗者購買一份保險。
天目西路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全面周到的服務,希望此次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的方式,能夠吸引更多企事業(yè)單位白領以及熱衷于參與公益的家庭積極參與。
(責任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