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陜西延安市發(fā)生的“城管跳腳踩商戶頭部”事件,引發(fā)了社會對臨時工執(zhí)法問題的再度關注。
原標題:“臨時工”與執(zhí)法權紅線
眾多公開報道顯示,延安事件不是城管群體撞擊公眾視線的孤例。而“臨時工”這個名詞,也越來越多地成為很多事件的擔責者。
據北京市政協2011年撰寫的調研報告,北京市城管在編數量7000余人,外聘協管、保安約6500人。
北京市公安局近日稱,目前,本市文職輔警人數達2.9萬余名。
數以萬計的“臨時工”,是通過何種渠道進入城管協管、公安輔警崗位上的?他們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受到怎樣的管理?
協管、輔警都沒有執(zhí)法權,但到了真正的執(zhí)法場合,執(zhí)法權的界限就很容易模糊,導致協管很容易越界。
“延安城管‘臨時工’跳踩商販頭部”后的第四天,北京某區(qū)城管指揮中心,薛立被告知,“你們最近不能上街抄攤了”。
臨時雇傭軍
并不是所有城管隊都像薛立所在隊那么“低調”。
6月13日晚,朝陽路和青年路交叉口西側,20多張餐桌的露天排檔,從眉山烤全魚和大廚師兩家飯館門前延伸到非機動車道。餐桌上,燒烤箱里木炭火星迸射,20米外是一家加油站。
“抄攤的來了。”8點整,有人喊。
四五輛公安、城管、工商執(zhí)法車在喊聲中剎車。戴防暴頭盔的輔警、全身黑衣的城管協管,10多人沖在最前面。城管、民警和工商執(zhí)法人員拿著步話機指揮。
眾人沖到兩家飯館門前的大燒烤爐前,撥開烤串的店員,抬下燒烤爐扔到地上、澆水熄火。其他協管把大盆的田螺和生肉串往執(zhí)法車上搬。
飯館老板哭叫著躺在滿是油污的地上,試圖阻撓執(zhí)法,輔警和協管左右躲避,繼續(xù)搬店外的器皿。
胸前有編號的城管、民警和工商執(zhí)法人員對商戶明示,這是聯合執(zhí)法。
五六分鐘內,除食客坐著的桌子沒被抄走,兩家飯店門外的擺放物已被收繳,兩輛城管的皮卡車后斗滿滿當當。
在城管隊當了近3年協管員,只要一有城管的負面新聞,無論在北京還是外地,薛立都會低調幾天。
上述查抄場景,對薛立和李笑兩人都不陌生,很多時候,他們就是其中的一員。
薛立,北京某城管隊協管;李笑,北京南城一派出所輔警。
從某種程度上,兩人是同行——他們的工作都是輔助執(zhí)法,身份都是“臨時工”。
臨時工在這個城市占有很大比例。北京市政協2011年的調研報告顯示,北京城管在編數量7000余人,外聘協管、保安約6500人。
媒體公開報道顯示,目前,北京目前有5萬余名民警,文職輔警人數達2.9萬余名。
“為什么臨時工的數量如此龐大?”干了5年輔警的李笑深有體會,“派出所警力不夠?!?/p>
他所在的派出所有40多個在編民警,刨除領導、內勤、社區(qū)民警,負責治安的民警只有七八人,“這七八人要負責4平方公里的治安犯罪打擊,人手、精力確實有限。”
一名警方人士證實,北京警方一直面臨警力不足的困難,需要輔警協助。
城管協管也一樣,朝陽區(qū)城管部門2010年的一份匯報材料顯示,城管須對多項城市環(huán)境專項整治,協管、保安的存在,緩解了他們人手長期不足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