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偷自偷手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免费国产午夜视频,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s id="4u6jw"></s>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wǎng)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西部時評 >> 正文
      降準并不意味貨幣政策轉向
      2019-09-10 12:30:08 來源:經濟日報

      此次降準對市場而言是一個明顯利好,但降準不意味著我國貨幣政策轉向。對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走向應有理性預期。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應兼顧內外、以我為主,在穩(wěn)增長、防風險、調結構等多重目標中尋求平衡,貨幣政策仍需兼顧風險防范和結構優(yōu)化

      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對僅在省級行政區(qū)域經營的城商行額外降準1個百分點。這是2019年第三次降準,但降準不意味著我國貨幣政策轉向,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仍應堅持穩(wěn)健基調,疏通傳導機制,更注重結構性、市場化調節(jié)功能。

      此次降準既在預期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今年以來,我國內外部環(huán)境復雜多變,不確定性增強,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加大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實施全面降準與定向降準,進一步釋放流動性,有助于穩(wěn)定市場信心和預期。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降準之后,金融機構將獲得更多長期資金,資金成本進一步降低,有助于提升對實體經濟服務的意愿和能力。

      近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由此,市場普遍預期央行或在9月實施降準。但從時間點看,一般認為9月11日左右公布8月份金融數(shù)據(jù)之后,央行才會對是否降準、降準方式等作出決定。因此,9月6日央行宣布降準,從時機選擇上看超出市場預期。而且,此次采取全面降準與定向降準雙管齊下的方式,以及降幅都略超市場預期。

      因此,此次降準對市場而言是一個明顯利好。但對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走向應有理性預期。我國貨幣政策工具豐富,操作空間較大,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有充足的“彈藥”應對,但降準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從穩(wěn)健轉向寬松。

      首先,從操作上看,此次降準與9月中旬稅期形成對沖,如果再加上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可能不再續(xù)作等因素,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wěn)定。雖然對城商行實施定向降準,但延后至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這有利于穩(wěn)妥有序釋放資金。

      其次,從目的上看,此次降準主要是為了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定向降準的目的在于促進城商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yè)的支持力度。而且僅在省級行政區(qū)域內經營的城商行才能享受定向降準,傳遞了城商行應回歸本地的政策導向。

      再次,從邏輯上看,此次降準是對“三檔兩優(yōu)”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框架的進一步優(yōu)化。5月15日,央行將縣域農商行從第二檔調整到第三檔,降準3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則是對處于第二檔的城商行存款準備金率作出調整。由此,“三檔兩優(yōu)”政策框架更趨合理。

      在此次降準之前,8月25日央行將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定價基準由基準利率轉換為貸款市場報價(LPR),但實行“下限管理”。這主要是為了堅持“房住不炒”定位,防止在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情況下,向房地產市場發(fā)出錯誤信號。央行實施精準調控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總之,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應兼顧內外、以我為主,在穩(wěn)增長、防風險、調結構等多重目標中尋求平衡,貨幣政策需兼顧風險防范和結構優(yōu)化。從此次降準看,采取全面降準與定向降準組合方式,體現(xiàn)了結構性調節(jié)功能,也有助于防范金融風險。僅在省內經營的城商行往往資金實力較弱,對其實施定向降準,既可額外釋放部分長期流動性,又能減輕負債壓力并降低負債成本,進一步緩解流動性分層壓力,緩解中小銀行服務民營企業(yè)和小微企業(yè)的流動性約束和成本約束。

      下一步,應通過宏觀審慎評估(MPA)等手段,促使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更精準地進入實體企業(yè);以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為核心,推進和深化利率市場化;繼續(xù)加大對金融機構正向激勵,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真正實現(xiàn)從“寬貨幣”向“寬信用”轉變。

      (作者系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 王順利)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wǎng)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